专家学者研讨新时代黄河文明的承传与创新

作者:陈璐   发布时间:2021-09-13 09:06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   点击数:

今年8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另据报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也将尽快印发。黄河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并以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是业界和学界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日前,一场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暨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协办的“新时代的黄河文明:承传与创新”线上研讨会,吸引了来自黄河流域多省(山东、陕西、河南、甘肃)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相关学术界和媒体界的代表等参加,大家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范玉刚在题为《试论黄河文化对当前人类文明跃升的价值贡献》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提到人类文明的跃升问题,一是文化地位的全球凸显与文化及其价值观在全球化舞台上的竞争博弈加剧,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力量正在竞争成为文明跃升的文化基础;二是中华文明作为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态,亘古亘新,其命维新,在新的历史机缘下正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和以新质的文明形态,探索人类文明可能跃升之路。随后,范玉刚着重阐发了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形态的当代价值。他认为人类文明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跃升的文化基础。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在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的主题发言中,勾勒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并对学术界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在内涵、测度、面临难题、实现途径等方面,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评价。

此次研讨会还根据不同主题分为“如何有效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文明的价值挖掘与体系重构”“如何发挥黄河文明作为根与魂和媒与桥的作用”三个分论坛。

“如何有效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分论坛由《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主持。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余东华在题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合作机制》的发言中提出“5+2”多维合作机制的构建。其中,“5”代表黄河流域产业协同合作机制、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协同合作机制、流域治理和公共政策协同合作机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协同评价机制、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协同合作机制;“2”则两大特殊的合作机制,即黄河流域的“水机制”和“碳机制”。山东大学蓝绿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张宁在题为《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及政策设计》的发言中谈到如何利用光伏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能源,为黄河流域的能源转型和生态修复提供路径。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教授、黄河几字弯文化协同发展联盟发起人吴锋在《黄河几字弯地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若干思考》中提出“一河五层四翼”的黄河几字湾文化协同发展布局,并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黄河文明的价值挖掘与体系重构”分论坛由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兼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创院院长贾文山主持。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李明德在《我国当代黄河文明研究现状分析》中梳理总结了我国过去十年有关黄河研究的内容,包括关于“黄河文明”的概念界定、关于黄河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方向的研究、关于黄河文明与其他文明关系的研究、关于黄河文明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关于黄河文明的发展困境与路径、关于黄河故事的创作与传播研究等,并从整体研究效果、研究成果呈现、研究内容范畴等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苏峰在题为《试论黄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的发言中,从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四个方面探讨了黄帝精神。中科院国创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在题为《北方—中原的文明复兴:中国文明底层结构与黄河经济带、城市群战略》的发言中提到,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传统是如流水一样活着的传统。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在发言中就黄河文明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了阐述。纪录片《文化中国》栏目制片人孙千雅在题为《从文化黄河到文化中国,唤醒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价值》的发言中谈到黄河文化是民族性格的喻体——吸纳百川而坚韧不拔、九曲回环又奔腾不息,认为从黄河文化到文化黄河是文化自信的必修课,也是文化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一系列多形态、多样式的文化呈现和转换。

“如何发挥黄河文明作为根与魂和媒与桥的作用”分论坛由《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建教授主持。其间,《文明》杂志社创始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作了题为《如何构建黄河文明的理论框架?》的发言,西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兼国际汉唐学院院长任惠莲作了题为《新时代黄河文明和中亚文化的交流》的发言,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崔春作了题为《“世界诗歌”与中华文化复兴》的发言,他们希望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现代黄河文明,通过加强交流互鉴,讲好黄河流域故事和中国故事,助力提升传播效能和国家软实力。贾文山在《论黄河文明的复兴在构建中华民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作用》的发言中阐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黄河文明的理解的三个视角,他指出,黄河文明是以多元一体为格局的中华文明的原发性文明,研究新时代黄河文明的承传与创新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复兴大业的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可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是山东大学120周年庆祝活动系列之一,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兼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邢占军教授、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教授等出席了此次线上研讨会。

来源: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