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浩浩黄河,铺陈着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雄浑宏阔的文明画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声“保卫黄河”,凝聚起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一首《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唱出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黄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今天的黄河,是文化之河,是生态之河,更是民生之河。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多次考察黄河,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8月7日,“新时代的黄河文明:承传与创新”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文化传播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源远流长的黄河哺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根和魂不能断!”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的中国,今天的黄河承载着历史,也连接着未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思考新时代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文明史的视野。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认为,新时代的黄河战略是以文明史为支撑的大战略。今天的中国道路离不开中国文明底层结构。从司马迁《五帝本纪》中起首的黄帝,到夏、商、周三代,皆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乃是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定型所在,中国文明底层结构亦孕育在其中。
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范玉刚看来,一部黄河文化史体现了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共同性之间的交流融合,展示了多元成一体的历史脉络。黄河文化不断凝聚周边各族文化,使其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具有根源性、开放性、包容性、共享性、创新性、凝聚性等多方面价值,也熔铸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曾经长期旅居国外的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传播学院终身教授、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贾文山对于黄河文化所凝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特别的体会。在他看来,作为华人一员,回目黄河既是回望自我成长的足迹,中华民族传承与复兴的轨迹,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的未来。黄河文明的复兴将增强中华民族主体性和自信心,提升两岸四地及全球华人共同的“根”与“魂”意识,抵御来自外部势力破坏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攻势。
让新时代的黄河成为造福人民之河
一部治国史就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患刻在中华民族的灾难记忆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黄河的历史从此改写,创造了70多年黄河安澜的治理奇迹。从1952年,毛泽东同志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到2009年,习近平同志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庄严承诺,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心系黄河,心怀民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在展开历史新画卷。
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看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生态环境脆弱和资源环境的高负载,以及“与水相关”的问题和风险,包括洪水风险、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等。
事实上,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黄河流域的不同地理单元的现实环境有所差异,比如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黄土高原的生态日渐恢复,河套农区降水稀缺、沙漠化现象较为严重,“三江源”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共同影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和敏感,而黄河流域下游滩区则存在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并存的难题。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黄河真正成为民生之河,学者们为区域发展把脉问诊,有学者提出,在公共服务方面,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学者建议,在产业方面,优化黄河流域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型企业,鼓励低技术型企业的创新。“其中,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内容。” 苗长虹提出。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区),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的跨区域治理亟需体制机制创新。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余东华提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合作机制的建议,具体包括黄河流域产业协同合作机制、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协同合作机制、流域治理和公共政策协同合作机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协同评价机制、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协同合作机制。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涛涛黄河,大浪淘沙。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文明,亘古亘新,其命维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正以新质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开辟一种新质的文明观和新的现代化道路,有可能作为人类文明跃升的典范与样本。”范玉刚提出,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为古老的黄河文化注入强大的时代基因,继续谱写新的伟大史诗。讲好“黄河故事”,不仅要研究好历史上的中华文明,也要阐发好中华民族在承传中所创生的新的文明形态。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以黄河为轴线,打开了向西之路,把亚欧大陆的文明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一带一路”串起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架设起现代文明的桥梁、友谊的纽带,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如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任惠莲的观察,“一带一路”倡议为黄河文明与中亚文化交流带来了新机遇,上合组织也积极为文化交流搭建交流机制。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促进文化交流协议并举办多场文化交流活动,与中亚各国大学共建的十余所孔子学院以及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为中亚各国希望来华留学的学生提供来华留学机会。而政治推动和经济繁荣更是文化交流的助推器。
昨天,黄河岸边的延安是曾经决战中国命运的革命圣地;今天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更是改变了黄河人民的生活面貌。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制片人孙千雅提到她们团队在2020年采访时发现一个又一个当代黄河故事,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独特的甘肃省平川区水泉镇小黄湾村党支部书记王世福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小黄湾村的人居环境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红砖绿瓦替代了以前臭气熏天的旱厕猪圈,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变成了红花绿树映衬的林荫大道和健身步道,展现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美丽小黄湾。”
近年来,围绕黄河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全面开花的良好势头。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李明德观察,从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到,既有围绕黄河文明概念、内涵、起源、发展历程等学理性研究,也有结合黄河文明与生态、环境、遗产、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与文明复兴路径等应用性研究,并呈现出了视角多样化和学科交叉的趋势。然而,整体上深度不足,研究论题较为笼统、宽泛,研究总体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课题,亟需学界提供高含金量的智力支撑。苗长虹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需要从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视角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经济-文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内容方面,需要强化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统筹观念;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上,要着力推动多源数据融合和多学科理论方法的集成,用精细化的空间数据和时间序列来精确地探究黄河流域不同地区、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变化。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暨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等机构共同主办。
注:该文简版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