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山等就全球胜任力教育接受《教育家》采访

作者:刘洁(记者)   发布时间:2022-05-04 20:46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培养青少年的全球胜任力,基础教育何为?

采访嘉宾:

36391

贾文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全球胜任力研究院负责人

3CFF1

张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跨国界、跨文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各国联系依存逐渐加深。与此同时,人类面临着诸多共同问题及挑战,如环境、能源与安全等,需要全球协作共同应对。这都要求我们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胜任力,能够立足中国实践与世界对话,参与国际合作与治理的优秀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全球视野和世界公民意识,是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就基础教育而言,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家》杂志采访了相关专家。

《教育家》:全球胜任力培养是教育的一个新议题。就当下而言,基础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贾文山:首先,全球胜任力是融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其英文原文global competence过于呈现静态。而另一相似概念global engagement,即“全球性参与”,则呈现动态。也就是说,只有持续不断地参与全球性实践活动,才能提升全球胜任力,有效参与或引领全球治理。因此,全球胜任力培养或教育,首先应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围绕国际问题或全球议题,通过动脑、动嘴、动笔、动手、动脚等训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全球胜任力是融各种涉外能力于一身的综合能力。最后,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是吸收古今中外智慧、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

具体来讲,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目前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来自自身教育模式的挑战。这方面包括:以应试教育(包括外语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课堂结构;以教材为中心内容的认知模式;以教室为中心的学习场所。

二是来自社交媒介化趋势的挑战。社交高度媒介化势必减少学生直接感知和认识当今变幻莫测世界的欲望和动力。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过滤获取的信息不仅不全面,而且可能与现实不符。

整体上讲,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新时代全球胜任力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的本土化和创新研究不足,全球胜任力教育模式的设计、开发与测试也没跟上。本人最近与一位青年才俊一起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化与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概念、现状与建构》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概念,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蓉: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需要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等,都是各国全球胜任力教育的实施模式。目前,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我国基础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需要加强全球胜任力的理论建构。要深入探讨全球胜任力包括哪些具体指标,如何立足国情将其进一步细化;不同学段应注重哪些方面的全球胜任力培养,需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将全球胜任力渗透在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整体课程方案中;如何促进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各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如何基于全球胜任力来开展课程评价,等等。

其次,需要进一步缩小中小学全球胜任力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由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的中小学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国际交往频繁、文化活动丰富、思想理念活跃、教育基础好的东部沿海省份以及大中城市,西部地区的全球胜任力教育活动相对较少。

再次,中小学全球胜任力教育课程开发的专业性有待提高。课程是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小学一般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指导来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自主探索全球胜任力教育课程的建设。目前,相关研究机构和专业组织对全球胜任力教育的理论研究尚显薄弱,这就导致全球胜任力教育在课程开发上科学化程度不高。

最后,教师全球胜任力水平亟待提升。提高教师的全球胜任力水平是有效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的关键因素。但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中小学教师的全球胜任力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教师对国际议题的认知度不高,在国际行动上缺乏体验与机会,无法充分利用外语工具加深对他国文化的了解。

《教育家》:教师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主要力量。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贾文山:正如本人在《全球化与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概念、现状与建构》一文中所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公民,在认知层面首先应该做到四个自知,即文化自知、理论自知、制度自知和道路自知;同时,还要做到四个他知,即文化他知、理论他知、制度他知和道路他知。通过中外比较,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四个自信,即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在这方面,教师也不例外。另外,中小学教师还应该具备运用中外文学习与获取全球多学科知识和多源资讯,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还应该包括熟悉和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具备较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觉悟、参与和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

具体来讲,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技能:一是讲好中国思想理论、中国文化、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故事;二是讲解多元多变的世界;三是在多元化的环境下与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进行有效且得体的沟通;四是全球视野和全球胸怀。不仅如此,相关中小学教师还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有的国际化资源,为中小学生设计出一套能够有效训练提升其全球胜任力的、多种多样的国际性实践或模拟活动。

张蓉:教师自身只有先具备全球胜任力,才能肩负起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任。全球胜任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教师自身在全球社会生存与发展及对学生进行全球胜任力教育所需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教师不仅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环境、人口、国际组织、和平、人权等全球知识,熟悉自己学科领域的国际知识;而且要对其他文化保持敏感性,具备与不同国家的人有效交流的语言和跨文化技能,具有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的教学技巧,能够引导学生去分析来自世界各地的主要信息源,并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多种观点和识别成见;还要具有民主、公正、尊重他人、宽容、责任心等品质,致力帮助学生成为对世界及国家负责任的公民。

在这方面,政府需要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教师教育改革,从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两方面入手,促进教师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一体化。首先,要把全球胜任力作为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之一,为教师全球胜任力培养提供积极的导向。其次,要在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中融入全球胜任力教育,如把全球胜任力教育内容整合到通识教育课程及学科专业课程中、在教育专业课程领域设立专门的全球教育课程、推行各种师范生海外教学实习项目等。最后,要积极开展教师全球胜任力教育在职培训,如举办国际理解教育主题研讨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培训、建设国际理解教育网上资源库、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海外培训活动等。

《教育家》: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蓉:中小学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系统开发全球胜任力教育的各层次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首先需要将全球胜任力理念纳入课程政策,整合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价值系统中,使全球胜任力理念在学校课程设计和规划中得以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评价等环节突出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各学科的课程设计中,要有意识地融入全球胜任力的内涵,借助学科课程内容及学科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国际化层面的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此外,学校还可以专门开发有关全球胜任力教育的校本课程、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等。

其二,注重开发丰富的全球胜任力教育网络资源。信息化时代,网络是学生获取国际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应强调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注重开发丰富多彩的全球胜任力教育资源。

其三,强调全球胜任力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兴趣与情感需求的满足,让学生在充满乐趣、深度参与的探究活动中习得国际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但多数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往往过于注重国际知识的讲授,较少开展全球胜任力教育探究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导致学生缺乏国际交流与理解的体验,难以形成国际理解的意识、情感和能力。鉴于此,中小学校在全球胜任力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考虑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尊重、共享等理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

贾文山:相关国际研究领域学者应该加快研究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以及课程、教材体系,编写一系列教材,设计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满足中国与世界未来需求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方案。在此基础上,应该尽快为全国中小学培训承担全球胜任力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

《教育家》:全球胜任力培养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对于教育的发展转向有何启示?

张蓉:作为全球范围内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成为统率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育评价、教师角色的转变。为此,我们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兼顾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为主要原则,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中小学全球胜任力教育。

首先,要协调全球胜任力教育培养目标中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民族国家和世界社会并存的现实注定每个人都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国家公民又是世界公民。中小学校既要以本民族文化为根基,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尊重异文化,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践行团结合作精神,履行国际责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其次,要基于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来整体构建全球胜任力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要以整合性、系统性、有效性、校本化和建构性为原则,进一步改革全球胜任力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兼顾国家要求和地方及学校实际,处理好各种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既要使全球胜任力教育与常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建立起全球胜任力教育与不同学科的关系;又要有专门、系统的全球胜任力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把握全球胜任力教育的全貌。

最后,全球胜任力教育评价维度及方法应以多元化为原则。具体表现在: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国际知识的掌握和国际理解思维的成长,而且重视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发展及国际理解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外,还可以运用侧重口头表达的研讨与辩论、汇报与演讲,侧重书面表达的论文与研究报告,侧重体验与行动的角色表演、实验或调查等方法,来全面考查学生;评价对象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小组合作伙伴、社区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贾文山:全球胜任力是涵盖多种维度的综合能力,包括认识了解自我与世界的洞察力、跨文化管理能力与全球领导力,以及跨文化沟通、说服和谈判的能力等。其中,外语能力是基础,但远不能与全球胜任力画等号。目前,我国全球胜任力研究和教育结构呈现单一化、专业化、精英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以外语教育为例,本人认为,新时代外语教育应该升级为全球胜任力教育模式。高校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等学科及其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也应该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胜任力理念进行系统性重构,从而使毕业生具备呈现多层次矩阵式技能结构的全球胜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商学院或管理学院、政府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也聚焦全球胜任力框架里的全球管理能力或全球领导力培养,却忽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公民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创新提升全球管理能力或全球领导力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教材体系,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胜任力,能够立足中国实践与世界对话,参与国际合作与治理的优秀人才,是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文章来源:刘洁.培养青少年的全球胜任力,基础教育何为?[J].教育家,2022(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