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首期国际评论英文创作培训班顺利结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16 15:5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首期国际评论英文创作培训班顺利结业

 

由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国际评论英文创作培训班顺利结业。 本次培训班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授课期,时间是从2020727日开始,到202084日结束。第二阶段为创作期,一共四周,于202094日结束。全球胜任力研究院不仅要求学员全程参加培训班的所有网上授课,而且在结业前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且具有发表潜质的英文评论。截止202094日,104名学员中已有66人全部完成结业要求,完成率占全班63%。学员评论作品已有10篇投稿命中得到正发表,发表率达到15%。其中有学员已发表的英文评论被媒体翻译成中文、法文转发。其余学员评论作业仍然在修改或写作当中。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同意这部分学员延期结业,在此过程中,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将为他们提供免费指导,并提供投稿咨询。

本期培训班指导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也给予了部分生源支持。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全球胜任力研究院院长贾文山博士以《论中国全球胜任力》为题,China Focus资深编辑何伟文主任以《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如何与欧美主流舆论话语体系深度对话:实践案例分析》为题,环球时报 Global Times资深编辑丁刚以《网络新闻评论写作》为题,中国日报 (China Daily)评论部言论室主任朱萍女士以《对外传播中英文评论的采编实务》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思想评论》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执行主编高静宇博士以《中国学者应该如何与国际思想理论界进行学术对话?——<国际思想评论>为例》为题,对外经贸大学教授CGTN专栏作家龚炯博士以《中国的对外(国际/全球)传播如何才能做到赶上、齐跑和超越?》为题,山东大学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院长李克博士以《修辞批评的内涵与外延与西方论辩修辞思考》为题,以及山东大学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研究员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兼院长助理张超博士以《提升中国声音海外社交平台影响力的传播策略》为题, 分别为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多国一共104名学员做了系统而有针对性地讲解。年轻新锐评论员姜源分享了他撰写和发表国际评论的心得。

本期培训班的特点是:1.开创了我国国际评论教育的先河。据我们所知,这次英文评论培训班在全国新闻史上属于首次。2. 开创了我国国际评论教育由高校教授与国际评论实践业务第一线编审紧密合作的先例。3.打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老师讲解与案例结合,听讲与大量阅读国内外著名评论作品与自己动笔创作评论结合。我们要求每学员在完成一篇具有发表潜质的英文评论前,至少研读100篇高质量的中外英文评论作品。4. 打破了我国线下教育培训按年龄、 级别或专业切割等等级制,开创了线上不分年龄、级别或专业的融合式平等互动模式。

本期学员大多是来自全国包括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50所高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同时还包括多家媒体的编辑、记者和智库研究人员,以及少量在国外访问的中国学者和在国外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学员学科背景包括新闻传播、外国语言文学、国际政治、经贸、法学等。学员英文评论作业议题大多围绕与自己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议题或个人研究兴趣展开。

贾文山教授在结业仪式中对本次培训班做了总结。他表示,本期培训班中每一位老师的授课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也符合最初的课程设计,把英文评论的基本特点、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都进行了不同侧重的阐述。贾教授认为,写出高质量的评论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还要培养比较视野和全球视角下的理论和思想层面的深度思能力养成长期观察和思考时事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对时事产生高度敏感反应和穿透的洞察力。最后着笔写作时,还应运用目标读者群所熟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论述,做到转文化沟通和说服。

贾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写作评论经验,并强调,写评论与写学术论文虽然属于不同的写作范式和服务不同的目标但是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最后,希望学员们把本期的培训班当做职业生涯学术生涯,乃至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把写作英文评论当做自己的一个兴趣点,更多地持续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结业仪式中,学员们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结业成果、写作感想。


最后,相关媒体对本期培训班学员评论作品的采用和大多数学员的积极反馈使我们对全球胜任力研究院对国际评论培训班的效应充满信心。我们计划不久在总结首期培训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举办第二期国际评论培训班。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山东大学(威海)全球胜任力研究院的相关活动,给予研究院更多的参与、支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