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中国新文科的回望到对全球新文科的畅想
摘要:近年来,新文科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术界不断围绕着新文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围绕新文科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新文科建设存在的困境、内涵特征,新文科建设路径、人才培养以及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等方面。本文从全球跨文化视角出发,在高度肯定我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对中国新文科发展的总体思考和实施路径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同时,提出了新文科发展高级阶段推进全球性新文科建设工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新文科;人才培养;创新;融合;学科建设
原刊发期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3月。
一、 新文科提出的时代背景
新文科(New Liberal Arts)的提法最初来自美国。新文科计划最初是在2017年4月5日,由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四年制私立文科学院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校长Lori Varlotta博士正式向全美教育界发布的,以期成为全美国大学文科教育的新模式。新文科教育最初是指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打造“文科+新技术”,以丰富本土一代学生的课外体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率为核心的大学本科教育。该学院意欲打造21世纪的新型文科教育模式的计划不仅得到了美国高等教育等杂志的报道和关注,并得到高达1亿多美元的私人资金捐献支持。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计划注重多学科融合,与时俱进和学以致用等特点似乎正中当今中国教育的下怀。
自2012年11月召开十八大以来,中国整体发展迈入一个新型历史阶段,称之为“习近平新时代”。这个时代正在经历中国历史意义上、亚洲历史意义上、乃至人类历史意义上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正处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由富到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阶段。21世纪全球的现代化发展也越来越迈入以亚洲为中心的“亚洲世纪”。与此同时,人类也正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工业文明3.0迈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4.0时代。当然,目前人类也面临现代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的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推进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治理,构建新型世界秩序和新型人类文明秩序的解决方案的诞生。中国新文科建设工程正是为了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解决方案所必需实施的重大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举措。
为了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中国高等教育界推动了新文科教育模式。2018年10月,中国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包括新文科在内的“四新”(新文科、新理科、新工科和新医科)学科建设进入了政策实施阶段。 “四新”中“新文科”拥有特殊地位。这是因为,新文科建设工程不仅是为了文科的发展,同样重要的是新文科建设工程会推动新工科、新理科和新医科的建设与发展。例如,智能机器人的情商与德商问题、医学的伦理和融合医学的人文特性、军用无人机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挑战等,涉及了各个学科的融合发展。当然,新理科、新工科与新医科也都将对新文科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就是借助大数据创新的一个革命性人文研究方法。
由于新文科的独特地位,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大学(威海)主办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并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新文科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的新阶段。那么,近两年来,我国知识界和高等教育界对新文科进行了哪些研究和探讨、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采取了哪些新的措施?新文科建设构想还有哪些值得反思和拓展的?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以上问题一一作答,并就新文科的建设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二、当下新文科的有关文献回溯
(一)“新文科”文献来源
本文所综述的文献主要是在中国知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截止到2020年11月,通过以“新文科”为关键词,以“全文”为检索字段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约282篇,通过快速浏览、必要时阅读全文的筛选,共选出84篇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述归纳。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发现,我国对于新文科的研究成果多以期刊报纸发表为主,并且在2019年、2020年快速增长,其中包括围绕新文科建设举办的论坛和研讨会等活动,由于时间短,鲜有专著。
我国当前对于新文科的研究领域大都集中在新文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新文科之新的内涵特征、新文科建设路径及跨界融合、新文科人才培养和新文科背景下不同学科的跨学科建设等方面。
(二)“新文科”建设讨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新文科建设困境和机遇并存。新文科从提出到政策实施阶段用了很短的时间,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免不了遇到各种现实性问题。主要是学科交叉度不够、技术融合性不强、战略引领力不足。新文科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但是理论界对新文科内涵的解读以及相应的建设策略的思考还不够清晰。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掣肘,教育理念的滞后,窄化了新文科专业的发展视野,弱化了新文科人才的知识体系,僵化了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中国谈新文科,还应考虑到中国的特殊语境问题,陶东风认为,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建立的文科,在中国是不成熟的,其基本原则和价值规范依然没有确立起来,当下的中国人文科学依然需要争取西方现代人文科学早已获得的那种自主性和独立性。
2019年6月8日至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新文科理念下的外国文学研究战略思考”高端论坛。论坛主要围绕“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战略思考”“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的创新”等议题进行讨论。会议认为,发展新文科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将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注入新元素与新动力。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南方科技大学举办“新文科之新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论坛从学科交叉融合、科技人文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等不同角度出发,围绕“新文科与既有文科发展理念的异同比较”“新文科的特征、内涵与边界”和“新文科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何种启示”等焦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2019年11月10日,山东大学和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务与教学管理学会联合主办了“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从理念到行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强调,要深刻理解新文科建设的时代需求,她认为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2019年11月30日,题为“审美、理论与历史:新文科时代的文学教育”的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彭玉平指出,新文科建设的使命应该是创造新文明,文学教育在今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2019年12月4日至6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论坛分别围绕“‘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与模式”“‘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教材与质量保障”以及“新文科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探讨。2020年6月18日,在南开大学举行了新文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云端”连线,共同就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理念与路径、经验与举措以及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讨。 2020年7月24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了“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论坛主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文化转型期的新文科建设”“新文科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案例”“新形势、新技术、新产业下的文科教育与人文表达”“新文科的学术使命和社会担当”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并依托山东大学成立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此后,全国有130多所大学对本校新文科建设开始作出了战略性部署。
2.新文科之“新”的内涵与特征。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谈及对新文科之“新”的几点理解时认为,建设新文科就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提升时代性,加快中国化、国际化进程,引领人文社会科学新发展,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张俊宗也从学科维度的角度分析,人文精神的主题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信息技术影响等方面是新文科之“新”的主要体现。廖祥忠认为:新文科之“新”,从战略层面来说,是党和国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奔涌而来,在重塑全球生产与生活的同时,也全面嵌入人文社科领域。
新文科是一个相对于传统文科来说的概念,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如王铭玉、张涛认为:新文科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并且突破了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来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并从原来的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专业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王学典认为新文科是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其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呈现和包涵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和中国理论的文科,新文科追求学科的融合,更加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也有一些学者从新的办学制度、新的评价体系以及新的学科和专业布局等方面来对新文科进行理解和研究。
新文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问题导向、交叉融合、新技术应用和创新性发展。张文晋认为:与传统文科相比较,新文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理念、二是学科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三是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3.新文科建设的多路径和跨界融合。在新文科建设中,知识空间的选择,必须更加强调新文科,更重视对未知空间的探索;新文科应该面向未来、开创未知空间。新文科应该放弃旧有的文科现存体系和基本路径,寻找更好的方法去汇集具有弥散性特征的文科知识。从传统文科到新文科,是从简单性方法到复杂性方法的转变,是从还原论到整体论的转换。新文科的发展,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否定与颠覆,而是传统文科的与时俱进,自我转型与自我变革,要求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开放与交流、交叉与交融,建构新的学术共同体和研究平台,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战略性、创新性、开放性、系统性、针对性等特征是新文科建设的走向。新文科要有问题意识,要注重技术的工具属性,新文科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承式、学派式、集成式传统,承载起个体的原创能力,在情感丰度、思维深度和创新速度上发挥出学科优势,新文科要重新确立“道”与“文”的关系,要建立起与新媒介相适应的“大表达观”,要倡导中文系对创作能力的培养。新文科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跨界融合,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育同新的科技变革、社会实践的深入结合,突出与未来世界的无缝对接,强化文科的实践导向,探索范式创新。新文科建设,还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知识活动规律,遵循文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并通过跨学科交叉、多学科协同为各学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创新与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动力。除此之外,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视为现阶段推动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变的双轮,强调社会网络和主观间性在思维方式革命中的意义,并把以技术制衡技术等作为伦理困境的现实主义对策。根据学校的理工特色和智能时代的新环境,应该将文科学术研究定位在具有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特色科技人文研究上。
4.新文科人才培养。李凤林认为: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新文科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科学素养、高度国家使命感、全球视野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文科人才。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条件下的新文科建设,需要遵循共融互通、立德树人、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跨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思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跨组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白寅、帅才认为,融媒体发展对新文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从宏观层面上来说,需要以观照整个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为宗旨;从中观层面上来说,需要融会贯通各个学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从微观层面上来说,需要关照媒介内容生产全流程,把握媒介技术发展和媒介用户使用行为。由此,他围绕媒介、效果这两个关键词,提出了新文科专业的“应变、融合、创新、坚守、认同”五大内涵,并对应“思维、素养、能力、情怀、品德”五个维度来界定新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另外,有诸多文献是关于高校学科新文科建设的思考。这些学科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学、外语学、戏剧与影视文学、哲学、旅游类本科教育、公共管理学以及编辑出版教育等七大学科,学者们从各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有效构建新文科的教育体系。
三、“新文科”争鸣达成的共识及谏言
综上文献综述,虽然许多学者个体对新文科的理解似乎有所偏向,侧重,或以点代面,但是,他们的观点之间不仅达成了一些重要共识,而且他们对新文科的理解和建议汇总后呈现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新文科图景。纵观所有新文科中文文献,本文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强调或补充:
(一)新文科建设需要中外交流
现当代流行的西方理论和知识体系需要在当代中国参与和引领的国内国际实践中接受系统、全面、彻底的反思,评估、解构、修正、更新、再造、丰富与发展。中国新文科体系既不应该与现当代西方理论和知识体系处于断裂关系,也不应该对中国本土文化和其他非西方文化持否定和排斥态度。新文科体系应该是建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超越现当代西方理论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非西方文化的认可、融入和包容的前提下,融合包括新型科技手段在内的科学与人文研究方法所生产的新型理论话语体系和新型知识体系。这一新型理论话语体系和新型知识体系理应比起现当代西方理论和知识体系更具科学性、人文性、普适性,更加包容和多元,对理解、分析和处理当今和未来中国和世界的问题等更具洞见和更富有实用价值。其实,西方一些国家的知识界在20世纪中叶就局部开始了从某种意义上的新文科的探讨。例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欧洲大陆哲学、英国文化研究以及新媒体研究等都可以算成广义的新文科内涵探究的初步成果。另外,10来年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中华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提出的“新汉学”(New Sinology)的理念, 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欧洲传统汉学的文本主义局限,摈弃对中国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美国版本的“中国学”范式,融合汉学与中国学,使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与时俱进,更加全面、有机和准确客观地解读了贾文山等学者所提出的多种维度的中国。这些努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学术效应。澳大利亚新汉学的构建其实也应属于当代西方新文科建设领域里的一项最新成果,其推进历程对其他相关学科的重新设计和新文科的整体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建议以依托山东大学(威海)的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为平台与世界相关学者和学术机构围绕新文科发展这一主题,尽快开展广阔而又深邃的学术交流。
(二)推进新文科建设中国方案的抓手——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文科体系赖以生存的新型理论话语体系和新型知识体系只有在与中国和世界各国理论界、知识界、教育界长期密集和系统的学术对话和紧密合作研究中才能得以成功构建。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地球上所有民族和文化之间最大的公约数。同时,几乎每个国家和民族对这同一理念产生独特视角的理解、文字表述或文化表达。挖掘地球上每个国家和民族对这一理念理解和践行的智慧必将有益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本文建议我国国际关系学界和教育界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为抓手,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设,最终推动国际关系学、跨文化传播学等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新文科建设工程成功的一大标志
新文科体系赖以生存的新型理论话语体系,新型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跨文化传播对有效彰显中国软实力,推动新型全球化和促进全球治理等尤为重要。因为新文科体系不仅属于中国,同时也应惠及世界和人类的未来。新文科体系及其赖以生存的新型理论话语体系和新型知识体系只有达到全球享(想)往、全球享用和全球享有的“三享”目标才具有普适性和全球性。这就意味着,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乃至教案,不仅应该在中国的学术刊物或出版社以中文发表或出版,而且还应用世界通行语言,如法语、俄语等联合国官方语言,及其他常用语言如西班牙语,发表和出版。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学者不仅要用中文撰写和发表相关学术文章和出版专著、授课和指导学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或讲学,而且还应能够娴熟使用至少一门常用外语或目标受众母语撰写相关学术文章和专著、授课和指导学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或讲学。其他国家的学者和学生也应如此,除熟练使用母语,还应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门常用外语,例如中文、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最终,这一具有全球性的新文科体系赖以生存的新型理论话语体系和新型知识体系应该至少以联合国官方语言呈现出来,为世人所享用。
樊丽明校长在论述新文科之新时强调了加快国际化进程在引领人文社会科学新发展中的作用。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在新文科建设大会上在以哲学领域的新文科发展为题的发言中也强调了国际化对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他讲道:哲学领域的新文科发展难点是做好跨文化交流,支点是不断加强学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本文认为:樊丽明校长的强调是高瞻远瞩的,童教授的观点是明智的,做好跨文化交流是我国每个文科领域的新文科发展难点,而支点是在国际交流实践中不断提升学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从中国“新文科”迈向“全球新文科”(Global New Liberal Arts)
如前所述,美国希拉姆学院、中国学界暨高等教育界和本文作者对“新文科”相互关联而又有所不同的观点似乎蕴含着三个不同的“新文科”建设愿景。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建设愿景似乎结合美国文科教育的现状初步提出了一个新文科建设的美国模式。该计划的初衷似乎是为了典型的美国古典学科寻找与当代美国社会的关联和实用价值。该计划里所说的需要现代化的古典学科似乎并不包括除了西方和美国文明以外的其他文明古典学科资源,更不要说该计划具有更新现代知识体系的宏大理想。类似这样那样的欧美中心主义局限也许是希拉姆学院提出的新文科建设的美国模式目前没有得到美国主流文理学院的积极呼应和高度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以上新文科中文文献综述来看,中国学界对新文科的理解和新文科建设的思考似乎一方面受到希拉姆学院新文科教育模式的启发,另一方面更多地结合了当代中国发展新阶段的需求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勾勒出了可以称为“新文科建设中国模式”的轮廓。这一新文科建设的中国模式似乎更多地从中国实际出发,促使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文科教育既做到整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促使中国的文科教育整体上获得相对独创性和主体性。这一新文科中国模式的雏形似乎更多聚焦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上适度和必要的去西方化和进一步中国化,研究和教学方法上的数字化、学科的融合化和目标上的更加现代化。其全球化目标目前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是务实的、合情合理的。但是,新文科中国模式的全球化计划想必是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新文科建设工程的后期重点工作。这一新文科中国模式最近才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界130多所高校赋予实验,其效果有待观察和跟踪实证研究。新文科中国模式实施的经验教训只有在未来几年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最终转化和升华成值得向全球推广和分享的新文科中国方案。
在以上两个方案初步实施阶段,本文在这里试图勾勒出一个新文科建设全球方案的轮廓,似有好高骛远之嫌。不过,本文认为,中国新文科的发展必须经受全球化的鞭策和检验才能展现无穷的活力和想象力,最终成为一股提升中国软实力,推动新型全球化和有效推进全球治理的革新力量。越早探索新文科的中国模式如何转型和升华成为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全球新文科中国方案就越能够促进新文科的发展。新文科的全球化模式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新文科模式,才是真正属于21世纪的全球文科高等教育模式。虽然这一工程浩瀚庞大,但是只要中国协同全球各国知识界和高等教育界共同合作、相向而行,最终一定会积沙成塔,构建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型人类文明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新文科体系。
五、结语
新文科之“新”在于人文思想、社科理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治理模式和企业模式等的创新。许多创新需要从零开始。新文科建设工程应该被看作新文艺复兴运动-中国文艺复兴、东方文艺复兴运动,乃至新全球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推手。新文科建设工程实施成功与否对实现我国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目标,2049年全面现代化目标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至关重要。新文科建设工程最终必须具有全球性和惠及全球的。全球意义上的新文科建设工程首先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好思想理论储备、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因此,发展新文科必须吸纳全球知识和人才资源,争取全球各国各族的参与和支持。
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New Liberal Ar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JIA Wenshan ,MA Fei
(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Shandong,264209;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Shandong,264209)
Abstract: in the past two years, new liberal ar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China have been holding heated discussions on the new liberal arts, and the number of relevant pieces of research literature has shown a trend of rapid growth. In this paper, a literature review finds that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round new liberal arts mainly focuses on the difficulties,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path, personnel training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th reference to new liberal arts. From a global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authors highly affirm the scientificity and foresight of the overall thinking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hina's new liberal arts development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higher education circles. In the meantime, they propose the concept of “global new liberal arts” as a new strategy to revise, refine, and enhanc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liberal arts in China.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personnel training; innovation; integr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global new liberal arts
【参考文献】
[1]https://www.higheredtoday.org/2017/04/05/hiram-college-new-liberal-arts-integrated-study-high-impact-experiences-mindful-technology/,参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2]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8/05/02/ohios-hiram-college-puts-new-liberal-arts-test,参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3]操太圣:《知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于新文科建设之内在逻辑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第130-136页。
[4]李凤林:《加快建设“新文科”主动引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1期,第45-47页。
[5]操太圣:《知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于新文科建设之内在逻辑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第130-136页。
[6]周杰、林伟川:《地方院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掣肘及路径》,《教育评论》2019年第8期,第60-65页。
[7]陶东风:《新文科新在何处》,《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2期,第8-10页。
[8]杨明明:《“新文科理念下外国文学研究的战略思考”高端论坛举行》,《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3期,第174-176页。
[9]杨果、陈劲松:《“新文科之新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简讯》,《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10期,第41页。
[10]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0期,第10-13页。
[11]王婧怡:《“审美、理论与历史:新文科时代的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粤海风》2020年第1期,第106-112页。
[12]邓世平、王雪梅:《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述评》,《山东外语教学》2020年第2期,第133-135页。
[13]http://news.nankai.edu.cn/ywsd/system/2020/06/19/030039692.
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参考时间:2020年10月12日。
[14]https://ishare.ifeng.com/c/s/
v0041HAm6F9VJFvoen9NumJQDy5ALNdH4Zp4RTI72Cm3kGyndm0pdFn-_Gy80lygtGF4mqKUYeo2pjsL0-_kRFsb---_f6buvuwt3yF9K02hQjVfH8A__?spss=np&aman=e63f9fw9d6l94cu26ePe9e8ae4v0f9X136Z38eC565,参考时间:2020年11月10日。
[15]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0期,第10-13页。
[16]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第13-17页。
[17]https://mp.weixin.qq.com/s/haGG3knBlDBanXOegzME1w.参考时间:2020年11月10日。
[18]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21日,第4版。
[19]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中华读书报》2020年6月3日,第5版。
[20]胡开宝:《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理念与路径》,《中国外语》2020年第3期,第14-19页。
[21]张文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1期,第88-90页。
[22]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2期,第26-28页。
[23]刘曙光:《新文科与思维方式、学术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18-22页。
[24]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21日,第4版。
[25]王永:《新文科建设的三个理论前提》,《现代传播》2020年第5期,第159-163页。
[26]李凤亮:《新文科:定义·定位·定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第5-7页。
[27]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13-17页。
[28]季卫东:《新文科的学术范式与集群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1-14页。
[29]陈跃红:《新文科:智能时代的人文处境与历史机遇》,《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第11-13页。
[30]李凤林:《加快建设“新文科”主动引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1期,第45-47页。
[31]唐衍军、蒋翠珍:《跨界融合: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2期,第71-74页。
[32]白寅、帅才:《基于融媒体发展的新文科专业内涵及其人才培养规格》,《中国编辑》2020年第2期,第102-106页。
[34]贾文山、刘长宇:《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建构“全球中国”话语体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134-143页。
[35]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0期,第10-13页。
[36]https://www.eol.cn/shandong/sdgd/202011/t20201104_2030138.shtml,参考时间:2020年11月10日。